猪丹毒的临床症状有哪些?

富源谷 人气:6.75K
猪丹毒的临床症状有哪些?

猪丹毒的慢性型病例主要表现为关节炎。关节炎可以侵害一个或多个关节,主要发生于保育猪(也可见育肥猪)的后肢踝关节、后肢膝关节以及腕关节。患猪食欲降低、全身僵硬、跛行、不愿活动。为了减轻痛疼。经常将重心从一条腿转向另一条腿,四肢可能收缩于腹下。呈现一种弓背的姿势,不愿站立或根本不能站立。同时这种类型的猪丹毒临床表现是心内膜炎或心脏瓣膜的炎症,这种情况会导致猪的心功能不全及继发肺水肿和呼吸困难、甚至突然死亡的发生。

临床症状。潜伏期短的1天,长的7天。急性型。此型常见,以突然爆发、急性经过和高死亡为特征。哺乳仔猪和刚断乳的小猪发生猪丹毒时,一般突然发病,表现神经症状,抽搐,倒地而死,病程多不超过一天。亚急性型(疹块型)。病较轻,头一两天在身体不同部位,尤其胸侧、背部、颈部至全身出现界限明显,圆形、四边形,有热感的疹块,俗称打火印,指压退色。疹块突出皮肤2-3毫米,大小约一至数厘米,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,干枯后形成棕色痂皮。病程约1-2周。慢性型。由急性型或亚急性型转变而来,也有原发性,常见的有慢性关节炎、慢性心内膜炎和皮肤坏死等几种。

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型人畜共患热性病,分为三种类型1急性型2亚急性型3慢性型。1急性型:又称败血性体温高达42°-43°多突然死亡。2亚急性型:又称疹块型其特征是皮肤表面有出现疹块病初少食,口渴,便秘,有时恶心呕吐,体温升高至41℃以上。通常于发病后2~3日在胸、腹、背、肩、四肢等部的皮肤发生疹块,呈方块形、菱形、偶或圆形,稍突起子皮肤表面,大小约一至数厘米,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。初期疹块充血,指压褪色;后期瘀血,紫蓝色,压之不褪。3慢性型:多有急性或亚急性转化而来是一种多发性增生性关节炎,关节肿胀,有多量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液,粘稠或带红色,后期滑膜绒毛增生肥厚。慢性型常发于老疫区。有关节炎,。

猪丹毒是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,其主要特征为高热、急性败血症、皮肤疹块(亚急性)、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(慢性)。目前集约化养猪场比较少见,但仍未完全控制。病猪体温达到42~43℃,稽留不退,体弱,不愿走动,躺卧地上,不食,有时呕吐。结膜充血,眼睛清亮。粪便干硬呈栗状,附有粘液。小猪后期有的发生下痢。严重的呼吸增快,粘膜发绀。部分病猪皮肤发生潮红继而发紫,以耳、颈、背等部较为多见。

1急性病例个别猪突然发病死亡。体温升至41.5℃以上,个别猪在发病初期表现出无症状的突然死亡。有的用退热药后病猪病症很快减轻,经过一天左右的时间,如不能及时针对病因治疗,病情很快变坏,且皮肤出现紫黑色连片斑块。走路僵硬形如踩高跷,喜卧。解剖时常出现肾脏出血性肿大,胃粘膜弥漫性出血严重等猪丹毒典型病理变化。2亚急性(疹块型)。体温41℃以上,颈、背、胸、臀及四肢外侧出现多少不等、大小不一的疹块。疹块方形,菱形或圆形,稍凸于皮肤表面,紫红色,稍硬,俗称打火印。体温升高2~3d后,体温下降,中央坏死,结痂痊愈,病程1~2周。3慢性型。急性或亚急性猪丹毒耐过后常转变成慢性型,以跛行和皮肤坏死为特征。皮肤结节坏死并且发黑,表皮坏死增厚似结痂盔甲状。关节疼痛和发热,随后变成肿胀和僵硬。心内膜炎、菜花样疣状赘生物形成菜花心。

临床症状。分为急性败血症、亚急性疹块型和慢性型;除此外还可隐性感染;急性败血症:突然发病,突然死亡;体温40-42℃,甚至更高;站立时背弓起,有尖叫;一般小猪表现为腹泻,大猪便秘;怀孕母猪可能会流产;严重的表现呼吸困难,可视粘膜发绀。不及时治疗,在2-3天内死亡,死亡率很高。成活的猪5-7天可恢复正常。急性败血型:急性的全身性的开始表现为菌血症,很快出现全身性感染(败血症)的临床症状:亚急性疹块型:病后1-2天,在背、胸、腹侧及四肢的皮肤上,出现大小不等的黑紫色疹块,有方形、菱形、圆形或不规则形、或融合连成一大片,疹块部稍凸起皮肤表面,中间苍白,界限明显,很像烙印,故称:打火印。随着疹块出现,体温下降,病势减轻,数天后疹块逐渐消退,凸起部渐下陷,最后形成干痂,表面脱落而自愈。良性经过,此型病程约10-12天,死亡率低。个别病例也有转为急性或慢性的。慢性型:体温正常,全身症状不明显。最明显的特征是关节炎,另外还有心内膜炎,病猪跛行,呼吸困难,有的出现心功能不全和皮肤坏死。

慢性型多由急性型或亚急性型转来。主要表现心内膜炎、慢性关节炎和皮肤坏死几种。慢性心内膜炎表现为呼吸困难,眼结膜呈蓝紫色,体躯下部淤血,浮肿,呈青紫色,重症者2〜4周死亡。关节炎常发于四肢关节,以膝关节、腕关节和跗关节最为多见,患病关。节肿胀,疼痛,步态摇晃,跛行,甚至卧地不起,体弱消瘦,病程数周至数月。常见病猪耳、肩、背、尾、蹄,局部皮肤肿胀、坏死,干硬如一层甲壳,约经2〜3个月,坏死皮肤脱落,留下疤痕,不长毛。如有继发感染则病情加重。

猪丹毒是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,其主要特征为高热、急性败血症、皮肤疹块(亚急性)、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(慢性)。目前集约化养猪场比较少见,但仍未完全控制。病猪体温达到42~43℃,稽留不退,体弱,不愿走动,躺卧地上,不食,有时呕吐。结膜充血,眼睛清亮。粪便干硬呈栗状,附有粘液。小猪后期有的发生下痢。严重的呼吸增快,粘膜发绀。部分病猪皮肤发生潮红继而发紫,以耳、颈、背等部较为多见。病程短促,可以突然死亡。轻微的可以以用青霉素,严重的就用、牧~佗~科~技、的/菌统治、来注射。

本病主要发生于架子猪,哺乳猪和成年猪发病较少。急性猪丹毒有什么症状?详细介绍如下:急性(又称败血型)猪丹毒是在流行初期常见的,特征是体温骤然上升,高达42℃以上,食欲突然减少或废绝,但仍有饮欲,间或发生呕吐。病猪常表现寒战、伏卧不起,若勉强驱赶,则步行不稳。眼结膜病变出现之前即死亡;但也有在发病后的第二天或死亡前不久可见皮肤上出现红斑的,这种红斑多发生在胸、腹和股内等皮肤较薄的地方,初淡红、渐变暗紫,指压即褪色,去压后又恢复。病猪临死时由于心脏机能减弱,致使呼吸困难,脉搏弱而快,黏膜呈现紫青色。此型的死亡率较高,有的地区流行时发病率平均为55.1%,死亡率占病猪数的85%。

急性型败血型。通常在疾病流行初期出现,大部分病猪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,如体温明显升高,往往超过42C;食欲骤然降低,有时伴发呕吐;往往出现寒战,拒绝走动,步态僵硬,行走蹒跚;眼结膜发生充血,只有非常少的分泌物。发病经过1~2天或者在临死前,胸部、腹部以及股内皮肤较薄处开始出现红斑,且形状和大小都有所不同,初期呈淡红色,之后颜色逐渐变深。病程右边持续2~4天,发病率通常在55%左右,死亡率一般在80%~90%。慢性型。主要从急性型和亚急性型转变而成,病猪体温基本正常或者略有升高,食欲不振,体质消瘦,被毛粗乱,发生贫血,拒绝走动,呼吸加快且短促,伴有轻微的咳嗽;可视黏膜呈紫色,胸部和四肢发生浮肿;正常情况下,无法治愈,最终死亡。